預防齲齒(蛀牙)及治療

2023.11.13

今天要來跟大家簡介一下齲齒的治療。

齲齒,也就是一般我們所稱的蛀牙,是一個牙菌斑介導(biofilm-mediated)且與 我們的飲食(diet)息息相關的口腔疾病。
當可發酵性的食物進入到我們口腔時,我們口內的細菌可以代謝這些養分成為 有機酸,這些酸性成分導致我們口腔內的 pH 值降低進而改變我們口腔中原本 穩定無害的菌叢成為致齲菌叢(cariogenic flora),這些菌叢中的致齲菌的比例增 加造成產生酸性物質的速率大幅上升,進一步產生牙齒的去礦化造成齲齒。

在臨床上治療這些齲齒第一是要移除受感染的齲齒組織(carious tissue),也就是ㄧ般民眾認知的鑽牙齒,可想而知依照齲齒的深度不一移除的範圍也會不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若是齲齒沒有移除乾淨,那齲齒的進程可能沒有辦法完全停止。
第二步是要在齲齒移除後做復形,以恢復我們的牙齒原本的美觀及功能,現行最普遍的牙齒填補材料為複合型樹脂,可以長時間的維持牙齒功能,而且擁有與牙齒相近的顏色。

另外,如果齲齒範圍太大,比如前牙的切端或後牙咬頭已經被大範圍的侵犯,這時一般的樹脂填補可能已無法提供良好的密封及咬合功能,便可以選擇全瓷冠或是陶瓷嵌體來做復形。 這個復形的步驟重要性不亞於第一步,如果復形材料無法提供良好的密封及咬合功能,很可能造成牙齒進一步的牙髓感染及牙齒斷裂,最終甚至造成牙齒無法保留而必須植牙的結果。

以上是一般牙醫在治療齲齒時的基本概念,那接下來談在 COVID-19 的疫情下我 們在治療齲齒上有沒有需要其他的考量呢?
COVID-19 是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SARS-CoV-2) 所引起的。嚴重的感 染症狀包括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當然也會 有造成死亡的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公告,只要吸入含有病毒的呼吸道飛沫及氣膠粒(aerosol)、 帶有病毒的飛沫直接噴濺於眼、口、鼻黏膜或是使手部遭受病毒汙染後,再碰 觸眼、口、鼻黏膜都會造成 COVID-19 的傳播。

所以,對於每天都要在病人的口腔內工作的牙醫師來說,等於是時常都暴露 COVID-19 傳播的危險當中,有研究甚至顯示在症狀發作的第一周,唾液中的病毒 量會高於鼻咽拭子,這其實對牙醫師及病患都是一種風險。 於是,有些學者開始鼓吹醫師們使用一些較不會用到鑽針器械的治療方式來處理 齲齒,比如使用手動器械加上玻璃離子體(GIC)做非創傷性修復治療(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或是用氟化氨銀(SDF)塗抹做齲齒的抑制等等。 然而,研究顯示玻璃離子體(GIC)復形的長期預後遠不如樹脂填補。而氟化氨銀 (SDF)雖然是非常優秀的抑齲材料,本人甚至有在教科書中撰寫章節特別介紹它, 但它無法復形受損的齒質,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齒質染色。

因此,在面對疫情衝擊下的牙科治療,應該不是為了減少感染風險而降低了治療的品質,而是應該在堅持品質的情況下想辦法降低風險。 在高品質的複合樹脂填補及陶瓷嵌體黏著時,牙醫師都會使用橡皮障(RD)來做隔濕,以免填補物及黏著劑遭受到口水的污染而降低牙科材料密封的品質,這無形 中就大大降低了病毒由口水傳播的風險。如果再搭配口外的抽氣機(external high- volume suction device / high-volume evacuators),便可進一步降低風險。

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在牙科治療時使用橡皮障及口外的抽氣機等設備,能夠大幅 降低空氣中的氣膠粒(aerosol),是當前適當的牙科治療措施。
總而言之,在疫情的衝擊下,我們都有充分的準備,以確保病人還是能夠信任我們能夠在有效控制風險的情況下提供最優質的治療!